365bet软件下载-安卓软件下载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原创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青海
精彩故事展现青海绿色之为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引发强烈反响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宋明慧
发布时间:2024-09-17 07:39:51
编辑:王易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题宣介会,让来自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近30个国家的政党领导人或代表,深刻感知青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和成效。

  努力把青藏高原建设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高地,把国家公园打造为美丽中国的展示窗口,把清洁能源作为赢得未来的必然选择,为把地球建成各国人民的美丽家园贡献青海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青海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标识。

  从西宁市到黄南藏族自治州,从海南藏族自治州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参加专题宣介会的外宾前往三江源生态展陈“窗口”,徜徉于黄河岸畔的生态旅游村,深入光伏发电园区,深切感知青海树牢“两山”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之为。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青海专题宣介会故事分享环节中,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的求周巴毛,从昂赛大峡谷自然体验特许经营户的角度讲述端着“生态碗”吃上“绿色饭”的故事。他自豪地说:“自从搞起了接待家庭,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到三江源国家公园展陈中心,当参访外宾看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各级党委政府引导农牧民转产转岗,开展特许经营,发展第三产业等内容后,为当前这种在保护生态维度中探索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连连称赞。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家和实业界人士运动—自由民主党副主席扎莫利丁·梅利博耶夫表示:“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生态保护的典范,三江源国家公园通过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探索了很多新路子,这些经验非常值得世界各国借鉴。”

  走进位于黄南州尖扎县的德吉村,连绵起伏的丹山,清波荡漾的黄河,干净整洁的藏居,借着优美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成为群众增收重要途径。每年夏季,这里都会成为省内外游客纷纷前往的网红打卡地之一,村民也借助乡村旅游谋起了“绿色营生”。

  在黄河岸边感受天蓝地绿水清的通灵,在生态之美中感受可持续发展的脉动,当了解到这些搬离大山的群众在这里换了一种活法,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后,来自西欧代表团的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布鲁诺·德维斯基深有感触地说:“立足生态保护优先,感受到的是绿色发展的活力,青海兼顾保护和发展相互协调,在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今天的青海大地上,高质量建设产业“四地”正如火如荼。走进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园区,阵列排开的深蓝色电板汇成了光伏“蓝海”。在了解到脚下正是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和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站后,参访外宾纷纷点赞并拍照定格光伏产业的壮观。

  正如叙利亚复兴党阿勒颇大学党委书记易卜拉欣·哈迪德所言:“中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青海更是如此。通过参观光伏电站,能够感受到中国在发展新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认为所有国家都可以从中学习相关经验并且受益。”

  和参访外宾现场交流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启迪。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黄海兵认为,专题宣介展现了青海光伏产业发展规模,以及光伏产业发展在推动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全面乡村振兴等方面产生的效益,也展现了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具备的优势,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地方都是一次非常好的宣传,对企业未来走出去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专题宣介的机会十分宝贵,经验弥足珍贵,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启程。青海将继续用心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推荐阅读
2023“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举办
省政府与中国石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青海茶卡盐湖景区2023年接待游客已突破200万人次
格尔木:海拔近5000米 高原铁路线路工雪后检修忙
关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
2023青海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准入考试成绩公告
青海省蔬菜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海东召开
西宁全力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
24H热点
陈刚吴晓军会见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各高校负责同志
省政府与中国石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3“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侧记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助推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对接会召开
黄河流域最大的水电站正式转入生产运行阶段
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推进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会召开
青海省48支战队同台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职业技能竞赛
有机加工“显身手”产业发展劲头足
我省75名选手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
青海绿电外送范围扩展至14个省区市
热点图片
黄河彩篮——黄河边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输出地
黄河彩篮——黄河边...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织密织牢“保障网” “兜起”困难群众的希望
【学思想 强党性 重...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乡村振兴“春色满园”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人才夜市”人气旺 边逛边选择业忙
“人才夜市”人气旺 ...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欣赏国家公园的万物共生之美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我省最高海拔微生物污水净化工程落户兴海 高原小城,听取蛙声一片
我省最高海拔微生物...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外宾点赞青海文化 多样性的传承和保护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从“小窗口” 感受青海大美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365bet软件下载-安卓软件下载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号
 
img

精彩故事展现青海绿色之为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引发强烈反响

青海日报
2024-09-17 07:3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精彩故事展现青海绿色之为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引发强烈反响

青海日报
2024-09-17 07:3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精彩故事展现青海绿色之为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引发强烈反响

  • 2024-09-17 07:39:51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题宣介会,让来自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近30个国家的政党领导人或代表,深刻感知青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和成效。

  努力把青藏高原建设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高地,把国家公园打造为美丽中国的展示窗口,把清洁能源作为赢得未来的必然选择,为把地球建成各国人民的美丽家园贡献青海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青海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标识。

  从西宁市到黄南藏族自治州,从海南藏族自治州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参加专题宣介会的外宾前往三江源生态展陈“窗口”,徜徉于黄河岸畔的生态旅游村,深入光伏发电园区,深切感知青海树牢“两山”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之为。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青海专题宣介会故事分享环节中,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的求周巴毛,从昂赛大峡谷自然体验特许经营户的角度讲述端着“生态碗”吃上“绿色饭”的故事。他自豪地说:“自从搞起了接待家庭,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到三江源国家公园展陈中心,当参访外宾看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各级党委政府引导农牧民转产转岗,开展特许经营,发展第三产业等内容后,为当前这种在保护生态维度中探索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连连称赞。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家和实业界人士运动—自由民主党副主席扎莫利丁·梅利博耶夫表示:“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生态保护的典范,三江源国家公园通过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探索了很多新路子,这些经验非常值得世界各国借鉴。”

  走进位于黄南州尖扎县的德吉村,连绵起伏的丹山,清波荡漾的黄河,干净整洁的藏居,借着优美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成为群众增收重要途径。每年夏季,这里都会成为省内外游客纷纷前往的网红打卡地之一,村民也借助乡村旅游谋起了“绿色营生”。

  在黄河岸边感受天蓝地绿水清的通灵,在生态之美中感受可持续发展的脉动,当了解到这些搬离大山的群众在这里换了一种活法,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后,来自西欧代表团的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布鲁诺·德维斯基深有感触地说:“立足生态保护优先,感受到的是绿色发展的活力,青海兼顾保护和发展相互协调,在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今天的青海大地上,高质量建设产业“四地”正如火如荼。走进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园区,阵列排开的深蓝色电板汇成了光伏“蓝海”。在了解到脚下正是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和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站后,参访外宾纷纷点赞并拍照定格光伏产业的壮观。

  正如叙利亚复兴党阿勒颇大学党委书记易卜拉欣·哈迪德所言:“中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青海更是如此。通过参观光伏电站,能够感受到中国在发展新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认为所有国家都可以从中学习相关经验并且受益。”

  和参访外宾现场交流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启迪。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黄海兵认为,专题宣介展现了青海光伏产业发展规模,以及光伏产业发展在推动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全面乡村振兴等方面产生的效益,也展现了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具备的优势,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地方都是一次非常好的宣传,对企业未来走出去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专题宣介的机会十分宝贵,经验弥足珍贵,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启程。青海将继续用心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作者 宋明慧
编辑:王易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